隨著機器視覺的迅速發展,圖像傳感器的制造要求如靈敏度、結構設計等越來越高。圖像傳感器芯片(CCD或CMOS)的量子效率定義為在某一特定波長的光照下,在一定曝光時間內,單個像素光敏面的吸收與累積的平均電荷數與輻射的平均光子數的比值,換句話說,即芯片在曝光時間內將到達像素光敏面的光子轉換為電子的百分比,與器件的幾何結構、材料等有關,是衡量芯片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
量子效率測試儀的工作原理,是用不同波長的單色光依次照射到已知量子效率的參考太陽電池上,產生對應波長的電流,得到一組波長和電流的數據,保持單色光的波峰值、半峰寬不變,再測量樣品太陽電池的電流和波長數據,二者相比即可得到樣品太陽電池的量子效率。
通過單色儀轉化為單色光,經過斬波器后變為一個脈沖單色光,照射在太陽電池上,采用鎖相放大器測量電池的電流信號。 單色儀通過機械結構旋轉光柵來改變出射光的波長,為去除光柵單色儀中的次光譜,需要同時旋轉濾色片輪來切換相應的濾色片,這樣一來,速度較慢,容易出現機械故障。 采用多種波長的LED作為單色光,利用高反射率光導管匯聚LED光,可以實現高的光利用率,制備出測量速度快、結構緊湊、造價低廉的LED量子效率儀。
量子效率測試儀利用不同的子電池來分別吸收不同波段太陽光的能量,進一步提高太陽電池的轉換效率。 疊層太陽電池中的子電池是串聯在一起的,以子電池中電流為疊層電池的限制電流。 為了提高疊層電池的轉換效率,需要調節各個子電池的電流并達到電流匹配,用量子效率儀分別測量疊層電池中每個子電池的電流,從而指導疊層電池的工藝和結構的改進,是疊層太陽電池研究中的探測手段。
太陽能為一種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太陽電池可將太陽能直接轉換為電能,代替傳統發電方式,用于社會、經濟、生活等方面。 量子效率(quantum efficiency, QE)是表征太陽電池吸收不同波長的光子后產生電子-空穴對的能力,是改進電池的工藝和結構、提高太陽電池轉換效率的一種測試手段。